公司新闻
赵春江院士:GIS已经成为农业的底盘技术
2020-11-26

在今年的2020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赵春江院士,发表了题为“空间信息技术在智慧农业中应用”的演讲。他指出农业的区域生态性,与空间紧密关联,以GIS 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赵院士1.png

在会上,赵春江院士从作物农情监测及应用农业资源监测与管理精准作业与导航监控物联网监测与管理控制4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空间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成果。


1、农情监测及应用-作物面积监测


农情监测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方面,包括病虫害监测、作物生育进程监测、作物产量与品质监测,这些都需要空间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底层支撑,来实现最终的作物调优栽培。


目前在作物面积监测中,实现了农作物种植模式和类型精细识别。利用长时间序列高时间分辨率遥感数据,提取不同种植模式、长势动态特征,实现了农作物种植模式和类别的遥感识别。在实际生产当中,特别是对于一个区域的农业资源分配、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赵院士2.png

赵院士3.png

通过遥感卫星技术对某一种作物,或某一区域进行农业生产监测

赵院士4.png

果田的作物面积检测,与大田作物有很大的区别。不能简单的引进农作物的繁衍模型,需要通过建立单独的果树监测模型,对立地条件等进行监测和评估。



2、农情监测及应用-作物病虫害监测


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大,在实践中发现,同谱异物和同物异谱的现象非常明显。为了提高监测的精度,需要设立矫正的地面样点来修正解析模型,以此来提升模型监测的精度。


目前昆虫的迁飞可通过雷达进行监测,作物的病害发生例如条锈病、黄萎病都可使用遥感进行监测。在无人机航空植保方面,目前我国很多省市地区,已经开始对航空植保的服务,提供了不同类型的补贴,并加速推广。


赵院士5.png


3、农情监测及应用-农业保险承保定损


农业灾害时常发生,农业保险是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前这项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现在通过遥感、GIS、无人机技术体系,实现了按图标定、按图定损、按图理赔。这套技术使得保险公司和农民的利益得到了良好保障。通过这样的空间监测,在面对一些重大的灾害和损失时可进行精准的评估定损。


赵院士6.png


4、农业资源监测与管理-农业资源大数据服务


在农业资源大数据服务方面,赵春江院士介绍了221空间信息大数据平台。其整合了市级15家共建共享单位的农业资源数据,共计18大类238项,涵盖了土壤、气象、水、地貌等自然资源条件和人口、经济发展状况等社会经济条件,为现代农业的管理者、生产者提供治理服务。


赵院士7.png


通过平台的关联聚合分析,可查看任一地块的质量状况。例如作物种植适宜性、土壤肥力状况、作物种植适宜性,这对于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是非常有意义的。


5、精准作业与导航监控


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空间信息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与手段,解决农机作业过程中多元数据采集、作业质量评价、作业面积计量等问题,实现农机作业服务全程可查可追溯。


目前我国有750万台套的大中小拖拉机,在智能化监测方向具有广大前景。通过农机作业监管终端,对拖拉机在任一空间位置的作业质量、作业类型都可进行监测。目前这套技术体系已较为成熟,完成安装6万台套,耕种、施肥这些具体的细化要求已经实现。


赵院士8.png


6、GIS成为农业的底盘技术


在演讲的最后,赵春江院士为大家展示了,在国家精准农业示范基地的无人农场,试种蔬菜的全过程视频。他指出,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农村地区劳力缺乏,未来无人化和少人化的农场必将成为发展趋势。


农业的区域性和生态性,导致了农业与空间信息技术紧密相连,从资源管理、耕种管收、仓储物流,到宏观决策、再到个性化差异分析,GIS已经成为农业的底盘技术。


未来,GIS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体现在2个方面,一个是技术产业,另一个是业务空间化产业:以地统计学为基础、空间信息分析方法为手段,嫁接到农业的各个环节,将会实际带动整个农业应用的发展,这也将是未来一个融合性的发展。


<
>